□本报记者 许予朋
【资料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印发的《数字人社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提升社会保障卡(以下简称“社保卡”)社银联动服务水平,探索推进社保卡加载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
当前,数字人民币已广泛渗透至居民消费、出行等各类支付场景当中。拥有庞大用户基数、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保卡,能与数字人民币擦出哪些火花?
有助财政资金“精准滴灌”
近年来,社保卡不仅是老百姓享受公共服务权益的重要载体,更是政府推动政务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抓手之一。
2019年、2020年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的实施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实现“一卡通”。要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发放补贴资金,摸清“钱从哪来”“发到哪去”“发了多少”,整治“卡出多行”“人卡分离”等管理问题,规范资金的发放和使用。
目前,全国各地正陆续开展第三代社保卡换发工作。据了解,第三代社保卡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取、金融支付、城市交通等功能,是持卡人享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其他公共服务权益的重要载体。
“数字人民币在政府数字化和智能化治理中具有特殊优势。”某国有大行人士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表示。以财政补贴发放为例,国家每年有大量用于民生保障的财政补贴资金向基层群众发放,为减少“跑冒滴漏”、提高资金发放效能,政府希望能减少中间环节、监控资金流向,针对部分补贴类型资金还希望能限定使用范围。比如,低保补贴希望其用于日常消费而限制其高消费、良种补贴希望在特定时间专项用于购买种子等。
“如果采用数字人民币,可以利用智能合约技术的可编程特性,实现财政直达,也将很容易约束该笔补贴资金的使用范围、使用时间等,实现高效的、靶向精准的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真正起到‘促消费、保民生’的作用。”上述人士介绍。
实践已经起航
在实际操作层面,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商业银行在“社保卡+数字人民币”领域开启研发、探索。
据中国银行数字货币办公室首席业务经理李欣介绍,前期,中行已设计了第三代社保卡加载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方案。该行将进一步探索提升基于个人社保数字身份的应用推广表现形式,让社保卡真正用起来。同时,中行设计的第三代社保卡加载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表现形式,将不仅停留在物理卡片形式,还会策划推出诸如手环、随身标签等新形式,将使用场景扩大至民生消费场景、养老场景、缴费领域场景、交通出行场景及待遇领取场景,服务更为广阔的社会群体。
“这不仅能实现社保卡应用拓展的破局,又能够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的普及,产生双赢的倍增效应。”李欣向记者表示,数字人民币作为供给侧金融创新工具,其高效便捷、稳定安全、广泛适用的特性与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新要求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数字人民币与社会保障深度融合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认为,社会保障卡加载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有助于加快数字人民币推广进度,提升数字人民币用户规模与数字钱包开立数量。对于社保卡来说,数字人民币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支付选择,且其可追溯、可控匿名等特征也能够为社保卡安全高效使用保驾护航。未来,社保卡与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结合,也将为特定人群提供更多支付便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