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前提醒:本文有剧透,请酌情阅读
♪ 我曾飘然空中
【资料图】
如今只剩坠落
往昔熟知的一切
如今却无所适从
我究竟从何而来
究竟为何而生 ♪
缘何成佛
要探讨这一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一件事,即,在佛教看来,成佛的条件是什么?
尽管众生本具佛性,但修行漫漫,成佛并非一蹴而就,仍有一些必要的因缘。
佛教的世界观,将世间有情众生分为六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众生于六道之中生死流转,不得解脱。这一来自古印度的世界观不仅为佛教所继承,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对世界的认知。
在六道之中,地狱苦于寒热、畜生苦于残杀、饿鬼苦于饥渴、阿修罗苦于暴虐,天人虽极乐,却但与享受,沉溺于欲乐定乐,不利于修行,故而人间苦乐参半,最利于修行。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增壹阿含经·等见品》曰:「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唯有为人,才能禀受真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了解了这一前提,我们再来看《芭比》这部作品。
完美世界
从诞生伊始,芭比就是“完美女性”的代名词。她是一个被资本创造的,满足当时社会对女性要求与塑造要求的“范式”。
她有着现实中女性梦寐以求的美貌、身材、财富以及社会地位,但是就像90年代的讽刺歌曲《芭比女孩》(《Barbie Girl》)所唱的:“生活在塑料世界,任人想象”。
芭比的世界是完美的、永恒的。
在芭比乐园中,生活着自1959年芭比诞生以来的所有款式的芭比角色——包括芭比、芭比的男友肯以及她们的朋友们。当然,她们都是玩偶,是被资本家创造的“概念”。
忽然有一天,芭比在热闹的舞会上冒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
“你们有思考过死亡(dying)吗?”
音乐戛然而止,这部电影的故事正式开演。
为了回归完美,她来到现实世界踏上了一场冒险之旅。在发现变化不可避免之后,她崩溃地质问人类母女为什么要来改变自己完美的生活。
“我从来就不想改变。”
“可是亲爱的,唯一不变的就只有变化。”
现实世界是无常的,成住坏空。它一点都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是满目疮痍。
佛教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称做婆娑世界,即“堪忍”之意。因为这个世界充满着不堪忍受的烦恼苦难,这个世界的众生却能忍受而不肯出离,故名“忍土”。
娑婆世界的众生,难免要经历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与此相对,芭比的完美世界是一个柏拉图式的“理念世界”(the world of ideas/forms),它是现实世界中“美好”概念的投射——完美、一成不变,但同时也是一个虚假的世界。
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芭比,也只能是看似完美而并不鲜活的NPC(非玩家角色)。她以为的完美生活,不过是空洞的假象。
♪ 我曾是理想中的模样
曾经看似鲜活
最后发现 我并不真实
我究竟为何而生 ♪
为何而生
芭比初来到现实世界,在公园的长椅上遇到了一位老妇人。要知道,在芭比乐园中没有生老病死,自然也不会存在老人。她垂垂老矣,却有着真实的美。
芭比看着她衰老但却清明的眼睛,由衷得赞美道:“您真美。”
老人坦然回答:“我知道。”
就像悉达多王子在城门目睹了生老病死,领悟到人生无常,故而出家求道,以期涅槃。在老人的目光中,芭比也看到了人生的真相,为她之后成为人类的选择埋下了种子。
《弥兰王问经》将泪水分为两类,一为贪嗔痴的热恼之泪,一为法喜的清凉之泪。来到现实世界中,芭比曾数次落泪。
第一次,是感应到和她玩耍的人类女性的忧悲苦恼,潸然落泪。最后一次,是芭比在其创造者露丝·汉德勒的指引中体会到人类的生老病死,有所感悟。
露丝告诉芭比:“人类只有一个结局,理型(idea)却是永生的。”
人类都会死,但是理念不会,如果你选择成为人类,就要面对死亡这一必然的结局。
但是芭比却说:“我想创造,不想成为(被造的)概念。”
去创造,去存在,去做有意义的事,去活出自己的生活。
电影的最后,芭比没有回到芭比乐园,她来到了现实的世界,换上了宽松舒适的平底鞋,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类女性。此时此刻,她已具足了成佛的因缘。
芭比,是你,是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