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年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复赛在上海举行,一批来自国内外的“硬核”未来技术登台竞技。当前,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加快布局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是我国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格局全面构建的战略引擎。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从宏观角度来看,未来产业是一种产业的未来形态。首先,未来产业发展应建立在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之上。其次,未来产业发展瞄准产业跃迁升级的方向。再次,未来产业发展要符合国家重大政策规制引导。最后,未来产业发展要满足重大社会发展需求。从微观角度来看,未来产业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战略性、原创性、颠覆性、爆发性。除此之外,未来产业还需要10-20年乃至更长的发展时间,呈现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特征。
(相关资料图)
未来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土壤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换言之,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硬科技”要足够“硬”,保障未来产业发展的制度“软环境”要足够“软”,这里的“硬”是科技发展的关键核心要素,也是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这里的“软”是要牢固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创意的良好氛围和激励导向机制和制度环境。
发展和培育未来产业,要秉持“科研—转化—产业”的一盘棋思维,构建未来科技到未来产业的全链条生态闭环。科技创新到产业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涵盖创新策源、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三大环节,逐渐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转变,每个阶段所需要的资源赋能也不尽相同。在创新策源的1-3级,要加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预测研判,加强原创性、突破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实现未来技术策源“0-1”的突破。在成果转化的4-6级,要进一步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增强未来技术聚集效应,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协同创新,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最终实现未来技术成果转化“1-10”的突破。在产业发展的7-9级,要推动未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基础在实体、支撑在产业,逐步形成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良性市场生态,最终实现产业发展“10-100”的集群式发展。
围绕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为导向,加强未来产业顶层设计。把握世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瞄准产业长期发展方向,成立由科技、产业等各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未来产业智囊团,开展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性研判,制定发展规划,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部署实施战略性、储备性、突破性的未来技术研发,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二是持续强化国家科技力量投入,加大未来前沿技术的探索。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对于国家重大原始创新研究过程中所急需的关键核心问题,加大未来前沿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供给,施行滚动立项,提高基础研究资金支持力度。探索科技金融“公益化”发展,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前移,让未来产业技术探索无后顾之忧。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打造未来产业先行先试“实验田”。未来产业的发展要依托各地的资源禀赋和技术发展特点,要与国家战略和整体规划相一致,利用建设国家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或国家未来产业创新试验区进而带动其他区域共同发展。通过技术和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区域产业再分工,加强区域之间在人才、资本、技术及产业项目之间的协调合作和交流互动,提升国家整体产业发展效能。
四是搭建高能级未来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快未来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学未来科技园、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向上承接基础科研成果实现未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产业化,向下以成果产业化推动未来产业集群构建,实现未来技术推动未来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反哺未来技术的良性循环。
五是大力培育和引进高水平未来产业和技术人才。建立与未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一方面,以高校院所未来产业领域的学科建设为基础,通过科教结合、产教结合等方式培养一批未来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世界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通过灵活选人用人机制,保证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人才供给,为未来技术的转化应用奠定人才基础。
六是推动“四链融合”,构建未来产业梯度培育模式。发展未来产业要在“链”上发力,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打造未来产业示范园区,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探索采用“无中生有—有中育新—优中培精”的梯度化培育模式,完善未来产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对有前瞻性、引领性和颠覆性的未来产业创新项目进行转化支持,服务硬科技企业成长的全生命周期,实现人才、资本、技术有“密度”,创新协同发展有“频度”,技术水平和产业附加值有“浓度”,进一步加快未来产业优势领域集群化发展。
七是以战略眼光不断加大对未来产业和技术的金融支持。探索财政资金、国资收益和社会资金多渠道并举的滚动投入机制,专门设立市场化主导的未来产业培育和引导基金、未来知识产权基金,对未来产业进行长期“战略投资”,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整合各类资源,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为“技术—产品—商品”的转化全链条提供充足“水源”。
(赵瑞瑞系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总监、西安市中科硬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纪喆系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政策研究经理)
标签: